七月盛夏,炽热的是青春的热忱;童眸清澈,闪耀的是求知的渴望。7月10日,长江职业学院花湖临空经济学院"阳光童行"实践队奔赴凉亭小学,开启一场知识与童真交融的三下乡实践之旅。实践队以甲骨文解码千年智慧,用地理课丈量世界辽阔,借心理课叩响心灵之门,更以"百米画卷"为媒,让每一双小手都成为艺术的创作者,在盛夏的乡村校园里播撒希望的种子。
甲骨文课堂:解码文明基因,触摸文字温度
▲田怡妮讲解甲骨文
"同学们,在很久以前,没有纸和笔,祖先如何记录事情?"实践队员田怡妮以提问开启甲骨文课堂,通过PPT展示甲骨文图片,缓缓揭开古老文字的面纱。课堂上,"趣味游戏"贯穿始终,从"字源猜猜猜"环节孩子们争先恐后认读"山"字甲骨文,到书写实践中队员手把手指导感受笔尖触纸的轻颤与墨色晕染的纹理,千年文明在童真笔触下悄然传承。当孩子响亮答出"我在绘本里见过!"时,课堂瞬间被蓬勃的朝气填满。
地理课堂:跨越山海,在探索中定位梦想
▲郑丽娇讲解地理知识
地理课上,郑丽娇化身"世界导游",借助多媒体课件与自制教具,带领孩子们开启跨越山海的奇妙旅行。从热带雨林的暴雨到南极的冰雪,从青藏高原的雪峰到江南水乡的乌篷船,她用地形图展示山川起伏,用问题引导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常年穿短袖,有的地方永远盖雪被子?"当被问及"未来想去哪里"时,一个小男孩指着南海群岛坚定道:"我要去这里当科学家!"——世界很大,但此刻,梦想已在他们眼中有了清晰坐标。
心理课堂:以画为媒,呵护童真心灵
▲常紫怡讲解心理知识
心理课上,实践队员常紫怡通过"情绪小画家"活动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她分发五颜六色的卡片,蹲下身温柔示范:"开心就画太阳,难过就画雨滴,不想画也可以写一句话或画个小问号。"教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划过卡片的沙沙声。最终,每个孩子都收到一张"情绪回信":哭脸旁画了星星,问号处添了拥抱手势,向日葵上停着振翅小鸟。捧着卡片的孩子们,眼神里的拘谨渐渐舒展,如被阳光晒软的棉花糖般轻盈。
百米画卷:童心共绘,定格夏日美好
▲百米画卷作品大合照
夕阳为教室镀上暖金色时,一卷百米长的白色画布如小河般铺展在桌面。红、黄、蓝、绿的颜料盘一字排开,孩子们撸起袖子,小手蘸满颜料按在画布上,瞬间绽开彩色花朵。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将红黄颜料叠印成"太阳花",画布上渐渐填满"谢谢大哥哥大姐姐"的歪扭字迹、简笔画的小鸟蝴蝶、连成一串的手印火车,还有贯穿画卷的蓝色"小河"。当志愿者们最后按下手印时,夕阳恰好吻上画布边缘,将所有色彩镀上一层金边。
从文字解码到山河遨游,从心灵滋养到创意留痕,"阳光童行"实践队在凉亭小学的一日,以知识为舟,载着孩子们驶向广阔天地。教育星火,正这般在乡村校园传递,点亮更多求知眼眸。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青春之力书写温暖教育故事,让知识的光与童真的暖,照亮更多成长之路。
撰稿:田怡妮
摄影:向小睿、何心语、郑丽娇、田怡妮、常紫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