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能够“无痛减肥”、“躺瘦”的减肥药真的靠谱吗?近日,知名测评机构“老爸评测”对多款“减肥药”进行了评测,发现这些被添加了禁药成分的“减肥药”正以更隐蔽、更“狡猾”的方式出现在直播间,不仅直接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更因难取证、难维权增加售后成本,扰乱市场秩序,为公共健康安全敲响警钟。
“吃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一夜一夜的失眠”、“恶心想吐”……多名消费者表示,这些减肥产品是通过直播平台、粉丝群等方式购买,被包装成糖果、咖啡、胶囊等保健食品,服用后均会产生心悸、口渴、失眠等负面反应。商家不乏粉丝量众多的“网红”,在直播中打着“境外”、“进口”旗号,宣传产品“纯天然”、“无添加”,商品包装无一例外都是外文。
“老爸评测”表示,在购买过程中,这些主播通过多平台不定时直播、方言直播、外文包装、引导私域交易等方式躲避平台监管。“老爸评测”以公证方式在直播间购入的3款减肥产品和15款类似产品送检,据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近一半产品都含有非法添加药物西布曲明及氯代衍生物信号。
西布曲明,分子式为C17H26ClN,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通过作用于人体产生生理性过饱的感觉来达到降低食欲、减少食量的作用。由于西布曲明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带来的副作用,2010年,《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将西布曲明列为国家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本次检测还意外发现一种由西布曲明衍生的新型成分。由于不法商家生物技术的迭代,此次检测出的添加剂成分已与原方程式出现差别,在西布曲明的基础上发展出“氯代西戊曲明”(暂称),分子式为C18H27Cl2N。“与原分子式相比多了一个亚甲基,碳链更长一些。”“老爸评测”技术中心工程师表示,该成分在2018年被韩国发现并被列为非法添加物。
专家介绍,西布曲明长期服用会出现口干、失眠、心率加快、四肢抽搐等不良反应,情况严重的会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据《法治日报》报道,2023年,一名花季少女在自身患有细胞瘤导致血压较高心率较快的情况下服用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药引发急性衰竭死亡。2021年,4岁儿童因误食母亲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巧克力”去世。
事实上,有关减肥药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的问题层出不穷,多地均曝出查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新闻。不法分子利用西布曲明制售减肥产品的地下操作几乎从未停止,各地警方对盐酸西布曲明类违禁减肥产品的查处也始终未曾间断。但每经历一次打击之后不久,这类违禁产品又会改头换面、重新包装,再次进入流通。
随着直播等新型购物方式的兴起,不法商家利用网络销售的便捷性“钻空子”。消费者在缺乏相关医学和成分知识的情况下,很容易被主播的诱导性话术引导。
中国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总局等曾多次发布消费提示,普通食品不能宣称保健功能,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效。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也严令禁止对食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平台治理也在不断规范。今年8月1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打出重拳,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新规直击病灶,部分平台启动存量账号清查,“先认证后发声”成为行业准入门槛。
我国《刑法》规定,生产、销售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能面临死刑。2021年,“网红”郭某美销售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糖”被判刑。专家提示,在明知减肥药中含有西布曲明后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广大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健康减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